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阳新“头雁”陈平:从服装跨界农业 12年打造智慧农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09: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丕兴)四月的阳新农业科技园区荆头山农机专业合作社,晨雾未散,北斗导航的绿色信号灯已在田埂闪烁。52岁的陈平站在无人驾驶拖拉机旁,手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土壤墒情数据。这是他返乡创业的第12个春天,也是他用科技重塑传统农业的第12个丰收季。

2013年的广州,陈平的服装批发档口日进斗金,年营业额突破800万元。但每次视频通话,看到家乡老人弯腰插秧的画面,他总会想起1999年在荆头山农场开拖拉机的日子。带着对土地的眷恋,他最终带着200万积蓄返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从第一台拖拉机开始,陈平陆续引进了182台套农机设备,总动力相当于2000头耕牛。2018年,他率先为农机装上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了夜间精准作业,误差不超过2厘米。2022年,合作社建成省级农机智能化示范基地,3000亩农田实现精准灌溉,节水30%的同时水稻单产提高20%。

在合作社的智能化控制室,大屏实时显示着田间数据:空气温湿度、虫情监测、农机作业轨迹等。18台北斗终端、5台无人驾驶系统让农机24小时作业,效率比人工提升50%。50个智能育秧大棚里,温控系统将温度精准控制在28℃,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抗病性强。

如今,合作社带动周边2000亩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突破1000公斤。6台秸秆打捆机每年处理8000吨秸秆,变废为宝,年增收280万元。“以前烧秸秆污染环境,现在秸秆成了‘软黄金’。”合作社农户笑着说道。在陈平的示范带动下,阳新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站在新规划的智慧农田前,陈平指着地面的二维码介绍:“明年这里要装AI摄像头,虫子一露头就能识别,每台农机都会联网,故障自动报修,连灌溉系统都会‘思考’,根据天气预报调整水量。”据了解,他正与高校合作研发农业大数据平台,希望让农户通过手机就能获得精准的种植建议。

从服装商人到农业带头人,从“逃离者”到“领头雁”,陈平照见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变迁,更是一代新农人从“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的历史性跨越。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国网邵阳供电公司:配网综合不停电作业 打赢供电“保卫战”04-11

阳新“头雁”陈平:从服装跨界农业 12年打造智慧农场04-11

生活观察|管理、治疗、呵护,减轻女性这份痛04-11

安徽省巢湖市栏杆市场监管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04-09

长庆油田采油八厂樊学生产运维中心:打好春季上产"组合拳" 跑出生产“加速度”04-09

具身智能机器人、手术机械臂、AI医生…… 众多“尖板眼”亮相2025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04-09

双清区人民检察院开展"送解忧"行动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04-08

由具身智能看健康消费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