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造假,即发布虚假广告,是一种 严重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它可能构成 虚假广告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犯罪客体是我国的广告管理法律制度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且该行为达到了法定的严重程度。主观方面,虚假广告罪的主体只有在故意的情况下才构成本罪。
发布虚假广告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因此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除了刑事处罚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责令停止发布、处以罚款等。
建议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严格遵守广告法规,诚信宣传,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识别虚假广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合力整治“仓播”乱象04-13
290亿上海广告大佬,83亿吞并对手04-11
“无效流量”致推广费打水漂,法院审结一起互联网广告流量作弊案04-08
博主编造“入室抢劫”虚假警情,重庆荣昌警方:已行政处罚04-05
对症下药治理股市“小作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