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是指 为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和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又称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具体来说,职业卫生涉及以下方面:
工作条件研究:
研究工作过程、工作组织和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防护:
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损害或者疾病的预防,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技术措施:
在技术上、设备上、法律上、组织制度上,以及医疗上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
环境改善:
创造安全、卫生、舒适、高效的作业条件,使工作适合于个人,进而使每个人都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教育培训: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职业卫生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心身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建议:
企业和组织应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
劳动者应了解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教育机构应加强卫生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和医学技术人员。
相关文章: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更多美国人无奈“身兼多职”04-08
辩证看待新技术对就业影响04-08
健康讲座带货?国家卫健委提示不要轻信04-05
上海一外卖小哥深夜在公厕昏倒后猝死,生前常工作至凌晨!家属找保险公司索赔遭拒,法院判了04-04
355人!面向全国!遵义在挖人04-03
永登:“春风行动”奏响就业“奋进曲” 就业创业实现首季“开门红”03-20
牡丹是什么职业01-24
竞业补贴多少钱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