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县小吃受欢迎。
东南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许琰)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推动"两进两上—沙县小吃非遗美食周"交流展示活动走深走实,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4月21日至25日,三明市沙县区精心组织小吃制作技艺交流展示团走进交通运输部机关食堂,开展为期5天的"三明沙县非遗美食"技术交流展示活动。
活动现场布置了三明沙县小吃产品专区,来自沙县的小吃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献艺。活动共推出水晶烧麦、甜烧麦、扁肉、拌面等25道经典小吃及草根猪手、石橄榄番鸭汤、糟香兔肉等地方特色菜肴,吸引每日超800人次前来参观品鉴。
其中水晶烧麦以其晶莹剔透的外观及皮薄馅多、Q弹爽滑的口感,成为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沙县佳兰烧麦的传承人王景熙透露,1920年,自己的爷爷王元增将山西太原王氏烧麦的做法带到了沙县,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如今夫妻俩传承了这一制作工艺,佳兰烧麦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为了此次活动,夫妻俩每天早早就起床准备在确保菜品卫生、健康的基础上,将地道的沙县水晶烧麦带到这里。
寻味沙县美食、体验沙县文化。现场推介人员还围绕小吃特点、文化渊源及历史典故进行深度讲解,让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彰显,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这扁肉比我们平时吃的都Q弹很多,非常脆,太好吃了!希望食堂以后能多开展类似的美食活动。”地道的沙县美食以其独特风味赢得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为干部职工精心准备菜品。
活动期间,双方厨师还就沙县扁肉、烧卖、炸糟鱼、芋饺等10余个经典品种开展深入的技术交流。通过现场切磋、经验分享,推动沙县小吃经典品种有望长期入驻部委食堂,为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食”为媒,香飘四方。此次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实现了沙县小吃与部委机关食堂的成功对接,更通过文化展示与技艺交流,有效提升了部委干部职工对沙县小吃品牌文化的认知度,为进一步提升沙县小吃品牌美誉度、助力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文章:
以“食”为媒 沙县小吃亮相国家部委04-27
省药监局二分局联合省审评查验中心开展普通化妆品安全评估法规宣贯培训04-24
一女子称31岁丈夫拔牙后经抢救无效离世,当地卫生健康局回应04-24
文化中国行|悦读同行!沂水夏蔚镇举办“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亲子分享会04-21
古韵与未来交响 科技文化共激荡——从丝路旅博会看产业新趋势04-21
“闸口虾宴·嗨翻一夏” 襄城区第四届闸口大虾节盛大启幕04-19
新民视频丨那个最会吃的男人,来上海了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