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正在成为文旅消费的常态。广州正紧抓演艺经济风口,打造国际演艺中心。
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10万余场,创下大中型演出数量、举办演唱会的演出艺人数量的两项“全国第一”;2024年1-10月,广州演艺经济持续升温,全市审批营业性演出117614场,进一步激活文旅消费活力。
广州演艺市场的火爆,与深化演出市场“放管服”改革密不可分。
4月11日,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授牌仪式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标志着“穗园通”正式落地羊城创意产业园。这不仅有利于园区打造具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也是广州推动演艺活动进社区、进街道、进园区,促进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的新举措。

政策发力解决文旅企业“办证难”痛点
岭南春深,广州的演出市场也随着温度热起来了。近期,广州又有一波演出官宣定档,王力宏、张韶涵、林忆莲等明星都将到广州举办演唱会。演唱会、音乐节、舞剧、实景演出的“一票难求”,也为广州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添了一把火。
为了抓住演艺经济带来的流量和人气,广州于2023年推出政策组合拳,连发《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实施办法》三份文件,其中的“文旅体一证通”聚焦于破解文旅体行政审批体制机制障碍,为审批流程“瘦身”、政务服务“强身”。
作为“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的举措之一,“穗园通”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占地面积不少于7万平方米的综合业态园区,是由政府对园区、园区对其内部的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
此次“穗园通”落地羊城创意产业园,通过将文艺表演团体、互联网上网服务、演出经纪机构、电影放映等领域的41项审批事项融为一体,可实现企业“一次申请、一证准营”。

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李新军向记者介绍,园区被授予“穗园通”后如需开展相关业务,市、区相关审批部门将实行前置服务,审批服务关口前移,按行政审批规定对事项的要素进行审核和监管,对可能影响安全的风险进行核查和销项。
“在审批服务中,‘穗园通’园区将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李新军表示,以娱乐场所入驻园区为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需办理规划、建设、土地、消防、卫生、环境、食品等审批手续。以往,娱乐场所经营者需要自己摸索和办理规划、建设、土地、消防等审批手续,而如今通过“穗园通”园区,可联系多个审批部门提供前置服务指导,在评估符合审批规定和签订承诺书后,可以边经营边办证。
羊城创意产业园目前已集聚200多家文化新业态企业,酷狗音乐、荔枝、洋葱等9家上市公司在这里壮大,园区年产值约400亿元。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羊城创意产业园是广州第三家被授予“穗园通”的园区。
羊城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表示,羊城创意产业园推动“穗园通”政策落地,为园区企业破解审批壁垒,激发市场活力。
丁华告诉记者,“一证准营”将为园区内经营主体节省时间成本。例如,园区企业荔枝集团部分子公司可更高效地获批《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解决企业“办证难”痛点。
业态升级打造“演艺+旅游”示范项目
演艺活动带来的高人气,让一批具有“文艺范”的城市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广州要接住演艺经济带来的“泼天富贵”,除了要以优质的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文旅大餐”,更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开辟文旅新体验。

“穗园通”的推出,旨在推动符合规定的园区(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消费集聚地,创建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园区。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化集聚”特点显著。截至2023年,广州已建成70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25个。“穗园通”开创性地以园区为单位推进改革,不仅符合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规律,也有助于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升级和产业发展。
当前,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东侧,一座“竖起来的产业园”——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已拔地而起,将与园区形成错位发展、梯次开发的新格局。
丁华强调:“我们将结合数字文化产业特性,制定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知识产权保护等评估标准,吸引元宇宙演艺、AI音乐创作等前沿领域企业集聚。”无论是羊城创意产业园的酷狗音乐、滚石中央车站,还是未来计划引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米粿AI、映宇宙等企业,都可以享受“穗园通”带来的政策便利。

这种政策便利也能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丁华看来,通过“告知承诺制”信任审批,允许企业“准入即快跑”,在满足法定条件后先行开展经营活动,对初创型数字文化企业也具有战略意义。“穗园通”在园区的落地将吸引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入驻。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广州正锚定建设国际演艺中心,不断培育壮大文旅体产业新业态,推动文旅体市场繁荣发展。各大文化园区也通过服务转型与业态创新双向发力,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记者了解到,羊城创意产业园将形成“制度创新引领-产业集聚支撑-技术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为广州建设国际演艺中心贡献“园区方案”。
下一步,园区将依托园区内酷狗音乐、映宇宙等企业的技术优势,打造“数字演艺创新实验室”,建设内容创作策源地;园区还将集成剧本交易、演艺设备租赁、人才对接等功能,同时引入跨境结算、版权保险等金融服务,打造产业要素连接器。
此外,羊城创意产业园还将打造“演艺+旅游”示范项目,例如联合园区内滚石中央车站开发“音乐游园”项目;园区自营活动场馆智酷车间将引入先锋戏剧、小型Livehouse演出、脱口秀及品牌发布秀等多元形态,丰富园区演艺生态。
文 | 记者 黄婷
编辑:魏礼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文章:
江门原创话剧《良溪 早晨》将实景演出,主创畅谈幕后故事04-13
从阿里、小米到AI新城,南京一座“年轻城”的跃迁记04-12
南京玄武区退役局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04-12
“开展首日,接到了来自澳洲的订单!” 400多家参展商共享花园盛事04-12
欢迎来办演唱会!“文旅体一证通”落地羊城创意产业园,构建演艺创新生态04-12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发布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