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省会昆明的市中心,翠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繁华之中。而环绕着翠湖的,是一片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群,它们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昆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独特布局,尽显昆明历史文化特色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五华区博物馆总馆馆长文川霞介绍说,翠湖博物馆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规划建成,而是依托翠湖周边的文物建筑,围绕文物建筑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打造出一个个生动的陈列展览。这些博物馆分布集中,漫步翠湖周边,便能深入了解昆明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的商贸繁荣到近代的革命风云,从名人的生平事迹到城市的发展变迁,翠湖博物馆群宛如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向世人展示着昆明的独特魅力。
目前,翠湖博物馆群已颇具规模,拥有22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涵盖了历史名人、文化教育、城市发展变迁、传统商贸等多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昆明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见证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辉煌,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将帅;西南联大博物馆,则承载着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们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创新举措,助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为了响应昆明打造世界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翠湖博物馆群正积极采取一系列发展规划和举措。文川霞表示,一方面,博物馆群不断进行提升和改造,引入数字化、互动化设备,打造文化空间,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另一方面,博物馆群还与其他单位机构联动,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展览、讲座、工作坊等,让博物馆更加“亲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推动博物馆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翠湖博物馆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推出四条特色旅游线路——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精准定位分类博物馆受众,实现旅游引流。2023年,翠湖博物馆群的参观人流量达到了346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这里感受昆明的历史文化魅力。
此外,文创的研发和品牌建立也为博物馆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已形成了“讲武文创”“云大文创”“西南联大文创”和“翠湖大文创”等多个文创品牌,共研发并投向市场约200余品种、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深受游客喜爱。
特色展陈,吸引各地游客
解放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馆内的展陈特色主要体现在电子讲解和场景复原两个方面。通过电子讲解,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而场景复原则让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游客的代入感。整个展陈采用时间线布局,使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脉络。

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周末和节假日人流较多,工作日则主要是单位组织党建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解放纪念馆建立了投诉建议渠道,积极解决游客提出的问题,近一年来未收到游客投诉。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解放纪念馆的知名度不大,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宣传推广,让更多游客了解并前来参观。
鲜活展示,增强游客体验
聂耳故居纪念馆执行馆长肖雅心介绍,聂耳故居纪念馆地理位置优越,特色鲜明。馆内不仅突出了聂耳在昆明的经历,还通过建筑展示了云南特色,给游客带来鲜活的感受。

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纪念馆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都会开展文创活动,组织青少年、老人等参与手工制作、齐唱国歌等互动活动。未来,还将推出VR实景互动、实景演出等项目,进一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一位来自吉林大学的学生表示,他到昆明后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西南联大博物馆和聂耳故居纪念馆,其中西南联大博物馆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其校训“坚毅卓绝”也成为了他个人的追求。他来到聂耳故居纪念馆,是因为小学课本中就读到过聂耳的故事,此次到昆明,便特意前来参观。
翠湖博物馆群作为昆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相关文章:
颐和园、圆明园、军博……又一波公园景区博物馆临时闭园闭馆04-11
昆明翠湖博物馆群: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文旅融合的新典范04-11
受天气影响 北京门头沟区开放的等级景区全部暂时关闭04-11
博物馆“不打烊”,让绵长文脉浸润时代人心04-10
镜观·回响|长沙:文化产业新潮涌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