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岩茶园,茶农使用机械化设备采茶。

惠东产业园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惠东县落实“由县主抓”主体责任,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图为县城全貌。
■编者按
山海之间,城乡巨变。自广东省委部署“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以来,惠东县保持头号力度和势头推进“百千万工程”,绘就了一幅产业强基、镇村焕新、改革攻坚、全民共富的生动图景,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当前,“百千万工程”进入了三年初见成效的攻坚阶段。为展现惠东县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为,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将推出“百千万工程 惠东实践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粤港澳大湾区东翼,一片山海交融的热土正在描绘城乡融合、山海共兴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惠东县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全县“一盘棋”扛起“由县主抓”的主体责任,以“一七五二”(一个核心目标、七高建设、五大保障、二张清单)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任务书。
如今,随着惠东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发展、镇村建设、城乡融合、改革创新以及社会合力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惠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乌天宇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做强产业支撑
从“链式布局”到“集群崛起”
推进“百千万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关键。近年来,惠东县始终将工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秉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大项目与重大平台建设,从产业链式布局破题,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进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踏入位于惠东县白花镇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在眼前铺展。机器的轰鸣声交织,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忙碌其中。
博科新材是这片产业热土上一颗闪耀的“新星”。2020年,博科新材作为宇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在园区开建首个产业项目——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2024年宇新股份把总部从湖南长沙搬到了园区,开启了“二次创业”,“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正全力推进的二期项目中,公司总投资已接近50亿元。”广东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武的话语中,是企业与园区共生共荣的信心。
目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已累计完成征地2.2万亩,落户项目36宗、已投产5宗,形成了以宇新博科、兴长立拓、领创新材、德国佩特化工等为龙头的聚合物优势产业链,以百利宏晟达、兴福电子、同方科技、华达通新材等为重点的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
毗邻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同样热力十足。目前,园区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已基本完工,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根据计划,该中心将于2026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全国领先、超大规模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单体项目,为惠东数字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位于大岭街道的惠东产业园,本土企业的破茧令人瞩目。2024年,美新科技的上市钟声敲响,成为惠东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如今,这个老牌园区凭借深厚积累和完善的“招培引育”机制,已累计落户项目148宗,并新投产项目24宗,为惠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县域强。随着惠东三大园区的提速起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五成。
当前,惠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提出培育发展壮大九大百亿级产业,构建起“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提质”的发展新格局,不仅撑起县域经济的“四梁八柱”,更勾勒出产业强县的清晰轮廓。未来,一处处更具韧性和创新力的产业集群,将成为推动惠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镇村面貌蝶变
从“点上示范”到“全域和美”
“镇与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其发展水平关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进程中,惠东县精准聚焦“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典型镇村培育着手,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生态美”向“生活美”跨越,促进镇村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白盆珠镇曾因群山环绕发展受限,如今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热门的生态康养地。该镇以“三水两茶一窑址”为思路,依托白盆珠水库、温泉资源打造高端露营基地和生态茶园,深挖千年白马窑青瓷文化建设遗址公园,蹚出了一条“美丽经济”新路子;吉隆镇平政村曾是“脏乱差”典型,入选省培育典型村后,通过热心人士捐资、村民自筹4000万元,实施道路黑化、小学扩建等18项工程,党员带头清理垃圾、整治环境,如今村道宽敞、设施齐全,从“后进村”蝶变为“样板村”。
在惠东,这样的“典型案例”并非个例。惠东正扎实推进1个省级典型镇、3个拟培育省级典型镇、3个重点提升镇和10个省级典型村、37个拟培育省级典型村、12个重点提升村建设,并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巽寮渔业村依托滨海资源,引入文旅企业打造“渔人码头”特色街区,渔家文化体验、海鲜市集等业态蓬勃发展;高潭中洞村深挖红色资源,修缮“东江红都”革命旧址群,年接待红色游客超20万人次;梁化小禾洞村以“农旅融合”为引擎,建设萌宠乐园、星空营地,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强劲的示范镇村在惠东脱颖而出,曾经基础薄弱的镇村发展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
从山区小镇的生态转型到滨海渔村的产业升级,从单个乡村的华丽转身到全域乡村的风貌焕新。今年,惠东将重点打造沿海、山区两条发展带,串点连线成带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镇村整体风貌,着力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镇村发展从“点上示范”到“全域和美”。
城乡一体化
从“基础联通”到“服务共享”
在今年元旦前夕,惠东人收到了一份民生大礼——惠东县环城西路建成通车,该道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惠东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环路”。
这条全长6.33公里的新道路,起点位于惠州惠东产业园区东侧产业大道,最终交会在新平大道(S356)。环城西路建成通车后,不仅缓解了县城交通拥堵问题,还能极大缩短了惠东产业园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通行时间,为两个园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力促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过去一年,惠东着力推进36宗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城西路、江南大道南段及白云大道工程建成通车,并完成“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工程131公里,打开了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途”,城乡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趋完善。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县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惠东县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的稳步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基础设施是城乡融合的“筋骨”,公共服务则是滋养发展的“血脉”。过去一年,惠东重点抓好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设7宗医疗卫生项目,其中3宗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推进18宗学校项目建设,其中14宗学校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共5700个;构建以8家养老机构、67个镇村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为网点的养老服务网络。此外,惠东还完成181个基站新建任务,有效解决了山区通信信号弱的民生难题。
基层治理的高效能,为城乡一体化筑牢“底盘”。近年来,惠东不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在重要敏感节点实现“五个不发生”工作目标,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县群诉矛调事件办结率99.29%,其中矛盾纠纷类调处成功率99.98%,“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常态。
今年,惠东计划启动两个、推进两个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开工、建成一批市政、交通、水利、电网等工程,完善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从“基础联通”到“服务共享”。
改革组合拳
从“生态变现”到“土地再生”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的考洲洋滩涂,连片红树林如屏障般抵御着海浪侵蚀,潮间带的招潮蟹在泥滩上划出细密纹路,林间的白鹭畅快自由地享受湿地生态。
去年7月,这里诞生了全国CCER重启后的首笔红树林碳汇交易——广东能源集团以406万元竞得204.85公顷红树林10年期碳汇开发权,为这片“海岸卫士”贴上了生态价值的“市场标签”。
这场“蓝色交易”的背后,是惠东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深度探索。作为全省近年来红树林营造修复成效最突出的县区,惠东在考洲洋、范和港等片区构建起大面积人工红树林湿地。
此次交易涉及的碳汇量预计10年内可固定4.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收益将全部用于红树林管护,形成“保护—开发—反哺”的良性循环。日前,该案例入选省委改革办65个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成为生态领域的“标杆经验”。
如果说红树林碳汇交易是生态价值的市场化破题,那么撂荒地整治则是土地资源的创新性激活。在乌禽嶂脚下的宝口镇佐坑村,曾经的300亩撂荒地如今稻浪翻滚,“江源大米”加工厂机器轰鸣。2024年,这里出产的丝苗米在上海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上斩获籼稻组双金奖,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走进大众视野。
佐坑村的蝶变始于“土地再生”改革。针对山区土地碎片化、劳动力流失问题,该村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引入农业公司提供技术和市场,村民以土地经营权或资金参股,建成从育秧、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曾经抛荒的农田被改造成标准化稻田,配套建设的加工厂实现稻谷“田间到舌尖”的转化。2023年,合作社带动佐坑村集体分红年增收16万元,佐坑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年收入20万元。
从“生态变现”到“土地再生”,惠东瞄准县镇村发展痛点,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任务。这些改革不仅激活了“沉睡资源”,也重塑了城乡要素流动格局,打通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社会助力增效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惠东县以党建为引擎,搭建起政府、企业、热心人士、群众多方联动的“共治舞台”,让“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凝聚起强县兴镇的澎湃力量。
在党建引领方面,惠东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宝口镇,这个曾因道路狭窄制约发展的山区镇,在启动多条内部路网拓宽工程时,面临土地征收难、资金缺口大等难题。得益于党员包干联系群众机制,宝口镇的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助推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镇村党员带头无偿捐献土地,还主动把土地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有效带动了村民群众献地投劳。”道路工程项目负责人、宝口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誌高说,最终工程比预定工期提前一个月完工,其间未发生一宗阻挠施工情况。
如今,宝口镇已完成一系列内部路网拓宽工程,共计约60公里,原本狭窄的道路逐步拓宽,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帮扶协作的纵向联动则激活了惠东县域发展的一池春水。在省国资委等单位积极开展组团纵向帮扶下,惠东成立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纵向帮扶创业基金——2.5亿元的粤科国惠(惠东)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科创企业。
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帮扶队不断丰富金融帮扶产品和服务,牵头举办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融资对接会,举办能源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名特优新、鞋业、乡村酒店(民宿)、新材料等7场融资对接会,累计授信金额达188.65亿元,让金融赋能成为帮扶“新引擎”。
站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惠东县将坚持锻长板、补短板,以沿海、山区发展带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重大产业平台、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抓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镇村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欢迎来办演唱会!“文旅体一证通”落地羊城创意产业园,构建演艺创新生态04-12
济宁学院在山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荣获佳绩04-11
山海联动筑新局 城乡融合共和美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