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昆山推出老年人助餐服务2.0版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9:00    

从“吃饱”到“吃好”

从“专享”到“共聚”

昆山在开放式的资源共享、整合盘活中

探索打造“悦龄食堂”

推出老年人助餐服务2.0版本

上午10点半,“昆尚社区食堂”龙之天地小区店23个菜品在餐台上摆得整整齐齐,明码标价的定价牌和门头上“长者优惠”的字样相互映衬。68岁的朱洪君一边热情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一边取过套餐。

“老朱,今天又抢到第一碗汤了?”紧随他走进来的张爷爷笑着打趣。老人们围坐一桌,碗筷轻响间,是“悦龄食堂”里寻常的光景。“孩子在上海工作,这里的菜比外卖干净,在这吃比自己做热闹。”朱洪君说。

当“外卖不会点、做饭嫌麻烦、凑合吃剩饭”成为银发族的普遍困境,昆山立足以往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助餐点基础,启动“悦龄食堂”项目,探索“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可持续模式,悄然掀起了一场“老人吃饭革命”。

从“吃饱”到“吃好”,从“专享”到“共聚”。当市场化运营遇见公益性初心,专为老人打造的家门口助餐点拆除“篱笆”,借鉴酒店自助餐吧的形式,在开放式的资源共享、整合盘活中,让以前老人简单的“果腹之地”,变身为代际交融的社交新场域——快递小哥在此歇脚“充电”,白领青年与退休教师共话家常,恰如昆山这座城市的气质:开放包容,生生不息。

解决“舌尖要事”

为老年群体做好“一日三餐”

天微微亮,在新城域花园小区,“昆尚社区食堂”新城域店店长雷红便带领工作人员忙碌起来。敞开式的餐台上,米饭、粥、豆浆、例汤、小菜,一律只需要3元。餐台后就是一眼可见的灶台。这是今年昆山首家新开的“悦龄食堂”,堂食以小碗菜为主,提供早中晚餐及夜宵,门店每日从早上6点半经营至晚上12点。

在这100多平方米的店里,除了端着餐盘排队选菜的年轻白领和附近居民,还有很多“银发族”。“味道蛮好的,不仅卫生有保障,而且可选择的饭菜种类多,老人还可以打折优惠。”正在用餐的老人周新发说,味道也很适合,不油腻,吃得很舒服。

据介绍,“昆尚社区食堂”坚持秉承“好吃不贵,长者优惠”的服务理念,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享受堂食整单9折优惠。此外,食堂还专门为外卖员推出了优惠活动:高峰时段外卖员进店就餐享9折优惠,低峰时段就餐享8折优惠,让城市“摆渡者”感受社会的关怀和尊重。

推动机制创新

“两条腿走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昆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达17.38%,大约每5位居民中就有1位老人。

传统模式中,昆山多由区镇和社区辟出专门场地、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通过“中央厨房”的形式,为老人送餐上门。这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但由于服务群体有限,不仅菜品较单一,而且饭菜质量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一味靠政府补贴也不现实,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2.0版本探索势在必行。”昆山市民政局局长王晗表示,“悦龄食堂”作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的有益组成,兼具公益性与商业性,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品质化发展,关键要看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能否实现盈利、更好“以商助老”,让食堂实现“长久飘香”。

昆山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政策性优惠引导,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撬动养老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根据运营主体情况,支持在经营中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进一步增加食堂客流,实现自身“造血”。

10多年来,39岁的昆山市老来伴居家养老服务社理事长徐一文一直在昆山养老服务行业探索。徐一文说,从托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出昆山首家民营日间照料中心,到拓展适老化改造、老年人长期护理等新业务,再到投资开设“昆尚社区食堂”,政府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的同时做好监管,推动实现政府服务提质扩面、老年群体得到实惠、养老产业做大做强等多方共赢。得益于目前较好的经营现状,徐一文准备今年再在昆山新开设5家“昆尚社区食堂”。

除引进社会组织建设运营外,国企的力量也在积极加入。昆山市民政局老龄工作与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潘晶说,去年1月,昆山城投集团员工内部食堂经过升级改造后,转型为新江南共享食堂,为老年人等周边社区群体服务。而由昆山市乡村建设集团打造的“昆知味”社区共享食堂群益店、杨林店也先后开门营业。

增加隐形价值

“全龄开放”打造社交新场景

社区食堂让老人三餐更规律,为健康加码,但更隐形的价值——面包工坊、象棋角、戏曲社、健康讲座,让食堂变身“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在采用“前店后厨”模式的昆山“城投生活+”线下体验店,吃过饭的老人只要推开一扇门,便可进入一个弥漫咖啡与面包清香的活力新世界。“我们卖的不仅是饭菜,还有陪伴。”昆山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跳出“社区食堂就是提供吃饭便利”的思维窠臼之后,昆山着力为老年群体打造社交新场景,带动更多老年人走出自己狭小的天地,走到人群中享受人生新风景。采访中发现,不少老人在吃饭之余,常聚在食堂拉家常,有的干脆就约在食堂下棋、喝茶,重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在昆山高新区杨林社区,随着“昆知味”社区共享食堂杨林店正式开业,昆山高新区柏庐城市管理办事处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在杨林邻里中心建设12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场所,配套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以及儿童游乐场所等,着力打造集“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城市嵌入式服务综合体。

所谓颐养天年,不过是让每个黄昏都飘着饭香,让每颗孤独的心找到归处。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征程中,昆山用制度创新的“硬举措”,在人间烟火处托起“最柔软”的民生期待。


来源: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小冉

相关文章:

大风过后转移人员平安回家,居民送上感谢锦旗04-15

2025年丹灶镇积分入学受理,4月14日开始04-14

昆山推出老年人助餐服务2.0版本04-14

南苑街道南池社区开展河道清洁整治活动04-14

太原西华苑社区打造萌宠“专属卫生间”04-14

“家门口”的文化温度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04-12

儿子拒绝赡养,七旬老人起诉!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检察院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联合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04-11

重庆大渡口:执法有温度 查处残疾驾驶人酒驾“老年代步车”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