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法定利息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4:55:24    

法定利息是指 国家法律规定的借贷利息的上限或下限。它通常由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或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旨在保护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法定利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法定最低利息:

通常用于保护借款人,防止贷款人收取过高的利息。

法定最高利息:

用于限制贷款人收取利息的上限,以维护市场秩序。

此外,法定利率还可以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融资利率(如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以及商业银行存贷款的高限利率。

法定利息与市场利率不同,市场利率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法定利率是由国家法律或相关机构规定的。超过法定利率收取利息的行为通常被视为高利贷。

建议在签订借贷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利率标准,并确保利率符合法律规定,以避免因利息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文章: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创一年来最大涨幅 春季房市销售恐承压04-18

中信建投:短期内美债利率中枢或上移 宽幅震荡04-13

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注意了!04-03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 免息且本金可延期偿还04-01

财政部拟续发行3400亿元国债03-31

四部门公布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03-31

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 专家解读 双重压力下 美货币政策调整进入观望阶段03-20

央行今日进行273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