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
-
以假乱真的AI诈骗,如何防范?(民生一线)
2025-04-08来源:人民日报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即可生成动态视频;只需几秒语音,就能克隆声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AI换脸”正成为侵权违法的重灾区。近期,为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对应用人
-
为什么会有假催收
2025-01-08假催收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个人信息泄露:人们在网上申请借款时,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这些信息随后被用于欺诈活动。社交工程:诈骗分子可能会伪装成正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人们对催收的恐惧心理进行诈骗。灰色产业链:存在一个成熟的灰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将个人信息打包售卖,用于实施催收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