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学术不容“近亲繁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8:33:00    

澎湃首席评论员 与归

近日,因发表14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刘某乔引发热议。尤其是,相关发明专利的最早申请时间为2016年,彼时刘某乔尚在读初中。一时间,刘某乔是“神童”还是背后有“神父”,成了舆论场上的焦点话题。

5月10日,重庆大学通报称,经调查,刘某乔系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经研究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此前报道

调查结果终究印证了网友的猜测,坦白说,这是“最坏”的一种结果,令人失望,也让人意难平:哪里有什么天才少女,无非是教授父亲在背后“负女前行”。这就好比一场长跑比赛中,同赛道的都是孩子,一位父亲却驮着女儿狂奔。只不过,论文署名不同于体育比赛,具有一定的隐秘性,遮掩了这种荒诞感。

此前,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十条提醒,第一条便是“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提出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

刘某华多次违规为女儿署名,是典型的学术“近亲繁殖”,这不仅是科研诚信问题,更事关教育公平。比如,刘某乔以此赢得的荣誉、奖励等,其实都对其他学子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刘某华看似在为女儿“铺路”,实则也在女儿的成长之路上“埋雷”。没有真才实学,早晚会露出狐狸尾巴,铺的路再长再宽,也难以经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凭借父亲的荫庇走向学术道路,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对学术界来说,都不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涉事的多篇论文署名和专利发明人中,刘某乔和刘某华的名字都一同出现。这也提醒,网友用肉眼就能下意识发出疑问,再动动手指就能查到蛛丝马迹,相对更加专业的监督机构,更应该具备这份敏感度,把监督和调查工作做在日常,及早发现乃至预防问题。

最近一段时期,学术打假颇有热度。前不久,多篇论文出现“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被晾晒;还有期刊倡导研究生、博士生论文不将导师挂名为第一作者。这些事件在暴露学术界问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舆论对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学术公平的呼唤愈发强烈。

唯有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干净透明的学术生态,方能激励万千学子。相比因为一则获奖文章引发质疑进而被查的偶然性,我们更希望一种监督在线的日常性。通报中举一反三的“学术道德长效机制建设”,希望涉事学校不是说说而已。



辑 邢潭



相关文章:

学术不容“近亲繁殖”05-10

陕西永寿4岁女童被蜜蜂蜇伤致死 当地镇政府介入处理05-08

血糖高,主食越少吃越好?05-08

大学有7段“留白”,上海交大教授告诉你如何用好05-02

分别19年,小杨梅在贵州办理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改回原生家庭名字“陈杨梅”04-24

棉花糖爸爸将与寻找19年的女儿相见,警方透露:女儿平平安安,是个稳重的孩子04-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报“博士后焦某某学术论文涉嫌抄袭”:停止其工作并启动调查处理程序04-14

“新教育实验作品”走进法国语言与文化学术图书馆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