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意指不着边际的言论。但若细究起来,还真让人纳闷:“胡说八道”中的“八道”指的是哪八道?难道古人还专门给胡言乱语分了八种类型?
先讲“胡说”。“胡说”一词源于东晋时期。当时,中原人把北方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多个民族。由于语言不通,胡人说的话在中原人听来简直就是“外语”,“天书”一般,于是“胡说”就成了“听不懂的怪话”的代名词。后来,随着“五胡乱华”的历史动荡,胡人文化对中原影响加深,“胡说”逐渐演变成“乱说”“瞎说”的意思。
那么“八道”指哪八道?“八道”的来源有两种主流说法,分别与佛教和道教有关。
佛教的“八正道”。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原后,胡僧(少数民族僧人)常向汉人讲解佛法。其中,“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指八种通向解脱的正确方法,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思考)、正语(不说妄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生活方式)、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觉知)、正定(正确的禅定)。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中原人听不懂胡僧的讲解,便讥讽他们是在“胡说八道”——“胡人在讲八正道,但我们听不懂,所以全是瞎扯”。久而久之,这个说法就变成了批评人胡言乱语的成语。
道教的“八道”。另一种说法认为,“八道”指的是道家修炼成仙的八个阶段:入道(进入道门)、学道(学习理论)、访道(请教高人)、修道(自我修行)、得道(领悟真谛)、传道(教化他人)、了道(超脱凡尘)、成道(飞升成仙)。道教修炼本就玄妙难懂,若再由胡人来解释,中原人更是一头雾水,于是“胡说八道”又成了讽刺人故弄玄虚的说法。
除了宗教渊源,民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八道”指的是古长安城东西两市的八条主干道。胡商常在这些街道上叫卖,吆喝声嘈杂难懂,路人听得云里雾里,便戏称他们在“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最初并不是贬义词,只是描述胡人讲经时语言不通的现象。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游记》《金瓶梅》等小说的流行,这个词被用来批评人信口开河,彻底变成了贬义词。比如《西游记》里孙悟空嘲笑庸医:“就这等胡说八道,会甚么悬丝诊脉!”说明当时这个词已经和今天我们的用法差不多了。
□钱俊男
相关文章:
胡说八道指哪八道08-22
少林寺: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07-27
商务部回应中美“关税降温”说法04-24
佛珠带多少个好01-30
北京哪里貔貅开光最灵01-28
手珠为什么14颗01-25
佛珠起什么作用01-25
手珠代表什么意思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