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广州市黄埔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授牌仪式暨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广州开发区医院举行。集团由全区21家医疗机构组成,形成覆盖全区的分级诊疗网络。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黄埔区城市医疗集团将通过整合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资源,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管理、服务、责任、利益”一体化机制,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
该集团由广州开发区医院作为总医院,联合黄埔区中医医院、黄埔区妇幼保健院、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辖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具体名单见文末),共21家,形成覆盖全区的分级诊疗网络。

活动现场,集团总医院、成员单位授牌并举办签约仪式,集团理事会成员名单公布。理事会为医疗集团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统筹集团发展规划、资源调配、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现场集团理事长、理事获颁聘书。
去年12月,黄埔区以广州开发区医院为总医院,创新提出“1+4+6+N”改革模型,选取长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体化管理试点,并在全市率先开通首条常态化运行空中医疗快线,实现检验标本7分钟快速转运。
“1+4+6+N”即成立一个“健康共同体”,在保持长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性质、人员身份、财政保障、薪酬制度四个不变的情况下,在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统一管理,在原有“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基础上打造中心N项试点特色。

广州开发区医院副院长、长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婷介绍,总医院-长岭街社卫一体化试点启动至今,开发区医院派驻共11名专家全日制下沉,为长岭街社卫中心开设了口腔科、妇科、儿科、高级儿保、内分泌专科等门诊,加强了中医药、专科护理、康复、药剂、检验、超声等服务能力。开发区医院重新调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融入开发区医院医护人员,传帮带培养自身专科护士和技师,将中心全科医生逐步定位专科专病。
同时,长岭街社卫中心逐步深度践行“适老化”战略,在长平社区卫生服务站、水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黄麻社区卫生服务站、黄登社区卫生服务站巡回开诊。
自2024年《黄埔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以来,黄埔区依托医疗集团总医院建成了覆盖全区的“五大急诊急救中心”,实现了检验、影像、心电“三大区域诊断中心”互联互通,推动超过1400人次专家多形式下沉基层,把优质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东勇指出,黄埔区城市医疗集团创新性探索紧密型管理试点,“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积累可复制推广的黄埔经验。集团各单位要做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勇当创新性“排头兵”。
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黎炎锋介绍,近年来,广州市以“强基层、促均衡、惠民生”为目标,全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全市已规划覆盖11个区的18个城市医疗集团,形成了“省级医院引领、市级医院支撑、区级医院联动、基层机构参与”的网格化布局。
【附:黄埔区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名单】


文|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许晓娟 赵雪图|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分级诊疗网络全覆盖!广州市黄埔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授牌05-07
集团化办学:让佛山优质教育“全域开花”|“环两江见未来”教育提质行动05-07
较去年同期增加12.8%!“五一”假期,青岛高速公路免费惠及322万辆次小客车05-07
城市脉络中的坚守与担当——广州自来水不易05-07
饿了么在淘宝闪购日订单已1000万05-05
冀时评 | 城市体检,河北准备好了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