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老兵余国辉:炊烟升起处,筑梦山河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5:35:00    

“五一”节后的晨光斜斜洒进办公室,余国辉握着手机,指尖轻敲桌面,声音沉稳如军令:“工程质量是命脉,工期一刻不能拖。”电话那头,远在广东、湖南的负责人连声应诺。窗外的漳州城车水马龙,而他身后墙上挂着一幅幅见证他成长的合影——也是这十几年奋斗的缩影。

第一次见到余国辉,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和、实在。免去客套的寒暄,在窗明几净的会客室里,他愉快地与我谈起了自己的经历。平和自然的语气,暗藏智睿的谈吐,恰似杯清澄的香茗,透明而内蕴。

三兄弟齐当兵

余国辉是一名“80后”,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人,1999年参军入伍,先后在新疆某部、驻漳某部队任司务长,现任福建七格建筑工程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福建闽工筑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在部队期间,他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并荣立三等功1次。12年的军旅生活锤炼出他纪律严明、执行力强、勇于担当的品格,这些品质如同生命中的基石,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根基。

在新疆某部的炊事班,余国辉的青春与锅碗瓢盆碰撞出别样火花。他守着三尺灶台,却以“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余国辉告诉记者,他在部队时做了多年的司务长,管着三个炊事班,后勤、会计兼着管,这样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很多,这也是他创办饭店的主要原因。也许是与部队多年的培养有关,也许是与从小生活贫苦有关,在余国辉的心里,吃苦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在创业初期,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他认为,吃苦是一件有乐趣的事,人只要有干头,有盼头,就有勇气大步走下去。

看着弟弟到部队后判若两人,大哥余强辉毫不犹豫报名参军。家里最小的弟弟余文辉看到两个哥哥都去部队后,也索性报名,一家三兄弟报名参军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其实,余国辉家族的血脉里流淌着红色基因,他的祖父是闽浙赣苏区的地下交通员,父亲因家贫未能从军,却将三个儿子悉数送上征途。余干这片红土地,曾是方志敏点燃星火的战场,而今,余家的炊烟又在军营升起。

“伙头军”筑高楼

“我在部队得到很大锻炼,以前胆子小,根本不敢上台讲话。”余国辉常感慨军旅生涯的馈赠,这也成为他创业路上的动力。

从部队转业后,余国辉被安排到当地的县政府上班,或许是天生敢打敢拼的性格,或许是部队练就的一股干劲,或许是与部队多年的司务长工作历练有关,2010年,他毅然放弃安稳的工作,来到他的第二故乡——漳州,创办饭店。从漳州街角一家小餐馆起步,他带着四名退伍兵颠勺掌灶,油烟中熬出第一桶金。此后,他开过饭店、跑过业务、承包过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着前行的道路,不断调整航向,寻找着成功的彼岸。

转型建筑业的阵痛来得猝不及防。首次承包工程时,余国辉站在工地上茫然无措,技术人员口中的“剪力墙”“承重系数”如同密电码。“苦力、体力活我没问题,但技术活当时就着急得很。”回想起创业初期,余国辉拿出厚厚的写满公式的笔记本,“这是我当年自学技术的见证”,余国辉自信满满地说道。

“没有军人过不去的坎!”余国辉语气坚定且有力,他向公司技术过硬的人员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深夜,他在台灯下摊开《建筑施工规范》,铅笔勾画如绘制作战地图;工地脚手架他爬得比新兵还勤,安全帽里总垫着吸汗的毛巾——那是炊事班养成的习惯。多年后,当公司资质从“无级别”跃升“总承包三级”时,这位“伙头军”在庆功宴上举杯:“这杯敬我的老班长,他教过我,火候到了,石头也能炖出味!”

如今,像中铁集团一样的大型企业合作函雪片般飞来,余国辉也在漳州当地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创业领军人物,也成为军创企业代表中较为突出的退役军人。

热心公益事业

暮春时节,余国辉带着商会成员重回老家余干。信江畔的苏维埃政府旧址青苔斑驳,他抚过夯土墙上的弹痕,对年轻企业家们说:“当年红军在这吃糙米野菜,照样打下江山。如今我们碗里盛着肉,心里该盛着什么?”

余国辉从小便心怀善念,曾用生活费接济受伤发小;到部队后,也经常参加一些组织的公益活动,出去采购食品时,总是照顾那些年长的老乡。退伍后,战友们跟着他打拼了两年后,也各奔东西在各自岗位上小有成就,余国辉做公益时总不忘叫上他们一起回馈社会。几年来,他先后在抗洪救灾、帮困扶贫、资助贫困大学生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赠60余万元。

“你来当会长吧?你是退役军人,执行力强、又有组织观念。”2018年,在漳州市江西商会工作了几年的余国辉被大家推荐担任会长职务。商会的同乡说他“像块磁铁”,把散落的星光聚成星河:抗洪时他是突击队长,助学时他是“编外家长”。

在他的带领下,漳州市江西商会累计向各级捐赠款项、物资近400余万元,他也连续两年被中共漳州市委组织部、中共工商联非公党委授予“党建标兵”称号。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余国辉总指指泛黄的《士兵守则》,笑而不答。只要部队有需求,他总是挺身而出。多年来,余国辉走进军营、走进官兵,先后多次开展拥军行活动,赢得驻地官兵的一致好评。

暮色中的漳州九龙江畔灯火璀璨,江风掠过耳际,恍惚传来戈壁的号角、炊事班的锅铲叮当、校园操场的欢笑……这些声音交织成一首无字的军歌。余国辉整了整衣领,胸前的党徽映着晚霞,宛如当年军装上未摘的星。

从炊烟袅袅到广厦万千,余国辉用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深意。他的故事里没有惊涛骇浪,只有细水长流的坚守——就像余干老家的信江水,默默滋养着红土地,奔向更辽阔的江海。而无数个“余国辉”正以军魂为砖瓦,在新时代的长卷上筑起永不褪色的丰碑。

(戴伟国)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温韬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相关文章:

老兵余国辉:炊烟升起处,筑梦山河间05-07

中部六省一季报扫描:河南、湖北差距缩窄,持续向消费要增长05-07

返程高峰已来临,这些易拥堵时段、路段注意避开!绕行路线看这里→05-04

美国商会致信白宫:赶紧减免关税 我们被小企业的求助淹没了05-02

临报发布 | 临沂双拥“六连冠” 军民同心谱华章04-30

江西数字产业集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江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04-29

尹弘会见英中贸易协会代表团一行04-23

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戴晓慧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