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闻声识鸟,南大港湿地频添“新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20:14:00    

8月6日一早,雨后的南大港湿地,水草丰美,碧空如洗。茂密的芦苇丛中,一个头戴遮阳帽的人静静站立,他手中的长焦镜头在晨光中泛出金属光泽。

8月6日,刘全盛在南大港湿地拍鸟。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摄

“嘘!别惊了鸟儿!”见记者靠近,他小声提醒。

向前望去,远处是一片鸟儿的乐园:有的在天空飞翔,有的在水中觅食,还有的在追逐嬉戏……

大约半小时后,他才转过身,指着相机屏幕让记者看。“你看,这是我刚拍的鸟儿,有苍鹭、草鹭,还有凤头鸊鷉……”

他叫刘全盛,今年63岁,是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名摄影爱好者。拍鸟十余年,他练就了一套绝活,哪儿有鸟儿出没,他都门清,还能通过鸟鸣声辨别鸟儿的种类。

“‘嘎嘎’,叫声长的是大雁,叫声短的是野鸭;‘咯咯’,这是骨顶鸡的声音;‘吱啊’,这是黑翅长脚鹬的声音,比较清脆……”刘全盛模仿着介绍。

找了一处树荫,刘全盛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的鸟类图库。目前,他的手机里保存了精选下来的2万多张鸟儿图片。其中,今年拍摄得最多,有3000多张,比前几年增加了好几倍。

这几年,南大港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实施了南大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项目,恢复湿地308.8公顷,这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当地观测到的候鸟数量,也从2019年的2万只,增长到2024年的10万余只,5年间增加了4倍。特别是去年以来,湿地增加了牛背鹭、赤嘴潜鸭、白头鹤、棉凫等珍贵鸟类。

“除了我们爱摄影的在湿地拍照,还有其他的‘同行’也在拍摄。”指着远处的瞭望塔,刘全盛说,南大港有个智能监控鸟类平台,瞭望塔上的摄像头就是为这个平台安装的。

同是拍鸟,工具不同,但目的一致。

走进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监测大厅,一个4米多长、2米多高的大屏幕映入眼帘。“在这里通过‘智能影像+智能声纹’的14处高清影像设备,实施全天候监测预警,记录鸟儿活动情况,就像装了‘千里眼’。”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张景兴说。

在南大港湿地,智能声纹设备能收录鸟的叫声,通过和平台系统内1569种鸟叫声自动比对,判定鸟类品种。目前,该平台收集到22万余条声纹记录,识别出197种鸟类。

记者从平台上看到:当日共新增鸟类监测视频54条。

“啾啾,啾啾……”点开平台上一处声纹记录,悦耳声音响起。“这是震旦鸦雀的声音,像吹口哨一样!”刘全盛一下子就分辨出来,它喜欢啄食芦苇中的虫子,常将巢筑在两根芦苇之间。

在张景兴看来,摄影家的长焦镜头和平台的智能摄像头,共同绘制出一幅灵动的“飞鸟集”。“我们相信,南大港湿地野生鸟类种类频频‘上新’的故事,将会越来越精彩。”他说。(河北日报记者戴绍志)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杨旭妍

■校对/侯明怡 张斯琪

■监制/姚运锋

相关文章:

电视台女记者采访中被打伤,中国记协发声,官方通报:涉事男子被拘留10日08-21

花4万元维修监控,结果一半失效,杭州一小区业主:修了个寂寞08-18

战斗到最后一秒,1分惜败澳大利亚,中国男篮亚洲杯亚军,创近十年来最好成绩,赛后王俊杰哭了,胡金秋说没关系,“想为身上这件CHINA做点什么”08-18

享免费乘车!石家庄地铁优惠政策来啦~08-18

大学生创业补贴代办乱象调查:哪有“钱从天降”机遇,全是精心设计陷阱08-16

德化:城市公园 生态名片08-13

硅谷精英放弃生娃,MIT女记者揭秘:人类只是AI垫脚石,世界很快就毁灭08-12

闻声识鸟,南大港湿地频添“新客”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