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震荡下探,沪指一度跌超1%,创业板指盘中跌近2%,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沪指跌0.46%报3335.75点,深证成指跌0.97%报10504.33点,创业板指跌1.15%报2103.7点,北证50指数跌2.71%,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436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984亿元。行业方面,农业、化工、券商、煤炭、酿酒、医药、地产等板块均走低,电力、银行板块逆市上扬,算力、CPO概念、黄金概念等活跃。
华龙证券指出,当前市场仍具备较强的支撑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一是市场的基本面预期向好,尤其从1—2月经济数据反馈可以看出,政策助推经济继续改善,带动上市公司业绩预期进一步好转。二是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尤其是短期市场调整之后,市场的估值优势凸显。三是较多外资机构仍看好中国权益市场,主要基于AI技术爆发、政策红利支持、企业业绩预期改善等因素。总体来看,支撑市场向好的因素仍存,“稳住股市”的政策预期明确,尽管当前市场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扰动,如特朗普宣称4月2日起对全球展开“对等关税”、业绩披露期市场趋于谨慎和避险等,短期可能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但不至于改变市场整体向上的趋势。
今日投资机会解析
折叠屏产业链增量未来可期
据IDC预测,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未来5年CAGR将高达19.8%。从产品创新及具体机型来看,国内手机厂商布局更加积极,据Counterpoint统计,2024年一季度华为首次超过三星,跃居季度全球出货量榜首。另据艾瑞消费研究院的统计,华为MateX5、MateX3、PocketS;OPPOFindN2Flip;荣耀MagicV2是2023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Top5,其中华为独揽前三。海外品牌有望推出或持续迭代折叠屏型号,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太平洋证券指出,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日趋成熟,新增组件受益最大。折叠屏手机BOM显著增加,关键零部件增量明显。以三星GalaxyFold1与GalaxyS9+为例,其总成本较非折叠屏手机提升近70%。其中,由于外观物理形态的显著变化,显示模组,机械/机电结构件、电池BOM价值量有较大幅度提升,达50%以上。1、折叠屏手机由于其结构特性需要使用柔性OLED材料,而柔性OLED和传统OLED关键区别在于盖板材料不同。现阶段柔性屏盖板解决方案主要有CPI和UTG两种,CPI由于其成熟的量产技术和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初期的折叠屏手机设计。三星GalaxyZFlip首次引入UTG材料,使其逐渐商业化。UTG凭借其更高的硬度和优越的触摸体验,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2、铰链:核心零部件,各品牌终端积极布局专利。铰链作为折叠手机技术的核心,是决定折叠机寿命和形态的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复杂,水滴铰链是目前主流方案。经测算,预计2024年全球折叠机铰链市场规模将超过78亿元,2023年—2028年CAGR高达24.71%,市场空间广阔。3、MIM(金属注射成型)技术是铰链制造的核心工艺,液态金属(非晶合金)具有更优性能,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智能化叠加央国企重组催化整车行情
3月27日晚鸿蒙智行官方发布问界新车M8小订突破80000台,延续M92025款上市后优异表现。继3月20日享界S9增程版发布31.8万元预售价引发市场关注,华为车系关注度持续提升。机构表示,今年是华为系新品大年,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预计将于4月陆续上市,尊界S800即将于5月上市,提振华为板块情绪。随着2025年度上海车展临近,各大主机厂进入新车密集发布期,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拉动行业需求,板块迎来持续催化。同时,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打造就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持续看好2025年整车及智驾产业链估值重塑,整车投资机会在于智能化赋能后销量、利润的提升,零部件投资机会在于硬件公司在1—10阶段的业绩稳步兑现、拥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供应商在0—1阶段的估值提升以及潜在供给环节存在瓶颈的方向。
医疗健康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医疗健康产业较多子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有望呈现出需求或业绩修复的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从整体来看一季度业绩表现预期较为稳健。
中信证券指出,得益于集采等政策优化向好、商保推动和AI赋能,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估且催化预计将延续全年,我们判断医疗健康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全年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等增量支付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建议积极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板块估值迎来价值重估,底部布局正当时。
其他影响市场的消息
国资委:超前布局、梯次培育未来产业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日前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署名文章称,超前布局、梯次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联合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共同开展技术预见和发展态势研判;加快培育首批启航企业,推动国有企业紧盯能够催生全新产品、商业模式、产业业态,有望引发产业变革拐点的技术,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打造一批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工信部:推动大数据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3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大数据更好赋能千行百业,要持续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快出台《关于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要推进大数据融合创新。加快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梳理大数据领域技术图谱。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完善工业领域大数据标准体系,开展产品主数据、工业数据空间等试点,滚动编制《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加快培育数据利用新业态新模式。
三部门发文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近日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升语言文字服务数字教育、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的实际能力,推进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为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服务水平,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数字中文助力科技创新行动、数字中文赋能文化传承行动、数字中文推动产业升级行动、数字中文促进社会进步行动等,提升信息化场景下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数字化赋能力度,推动语言资源、语言翻译、智能机器人、中文内容服务等软硬件产品研发应用,支持研发面向语言障碍人群、老年群体的科技设备。
国家数据局: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3月31日在国新办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果与数据工作的创新实践密不可分。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底,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关键领域语料库建设计划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31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新型国家语料库建设,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体考虑是“聚焦一关键、统筹两手抓、夯实三基础”进行整体布局、分步实施、务求实效。具体的部署安排要坚持战略牵引、需求驱动、应用为要,启动实施国家关键领域语料库建设计划。
北京:支持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
3月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的平行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近年来,北京积极把握未来机遇,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优势,结合临床需求,前瞻布局脑科学与脑接口领域的发展。北京加强顶层设计,自2023年起,北京组织实施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并于2025年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全力加快该产业的全面发展。
“下一步,北京将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创新。”许心超表示,北京将主动对标国际领先水平,面向临床需求,支持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原始创新的突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加快布局开源开放、概念验证、检验检测、数据共享等开放服务平台建设。
上海市国资委:高起点谋划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3月31日,上海市国资委召开上海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一次工作推进会,部署推动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研究讨论高起点谋划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相关文章:
中国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04-05
海南电网申请基于大数据远程通信的交流充电桩校准方法专利,能精确检测充电异常情况04-04
多家上市公司给出应对美国关税措施:布局新兴市场、海外生产、提前备货等04-04
老债王格罗斯警告抄底者:远离这场“史诗级”市场风暴04-04
泰国成立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以提高竞争力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