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南辕北辙”源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四》,书中写到: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
辕
北
辙

辕,本是车体的一部分,在这里代表车。辙,是车轮轧出来的痕迹,这里指道路。用来比喻做事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战国时,魏安厘王打算出兵攻打赵国。有个叫季梁的大臣,正奉命出使在外,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回来,求见安厘王。季梁想劝安厘王放弃攻打赵国的计划,又怕他一下子难以接受自己的主张,因此,他见到安厘王后,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而是先说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季梁说:“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坐着马车往北去的人,他自己说要到楚国去。我很奇怪:楚国明明在南方,而他的车子却一直往北走,这怎能到达目的地呢?可是那人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我的路费也带得多,况且我的车夫驾车的技术又很好,一定能够到达楚国的。’这人真是糊涂啊!他的方向根本错了,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车夫特别会驾车,也只能和目的地离得越来越远。”季梁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换用恳切的语气对安厘王说:“现在,大王依仗自己国土辽阔、兵力强盛等优越条件,就想侵略别国,称霸天下,其结果不是和那人差不多吗?”安厘王听了,深受启发,终于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意谓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想要实现的目的相反。
相关文章: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迎来行动方案04-22
普京呼吁乌方响应和平倡议 称将分析民用设施停火提议04-22
诺科热水器售后服务维修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2
驰球保险柜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西门子指纹锁售后维修号码-人工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1
兰柏璐保险柜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