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长沙·岳麓山·古麓山寺
空门引并序
重游岳麓寺3,忆四十年前4无垢上人5见我迷茫若失6,思度我入空门7。而今寺宇新葺8,旧僧无踪,俯仰之间9,一切有为法俱成梦幻泡影10,感极11而作是引12。
其一
欲上高楼不胜情,法坛席次忆分明13。
忽思任重前途远,急著先鞭猛趱程14。
其二
人间此事最牵情,不待多言意已明15。
眼底恒河手中剑,顿教一念定前程16。
其三
暗界明珠不近情,终看绝处始分明17。
乍来若失失非失,最是无牵合远程18。
其四
胎铸痴狂此世情,痴狂遮莫动神明19。
因缘今日联香火,看播智珠无尽程20。
其五
未必干戈是战情,于无兵处阵分明21。
千般罪孽菩提种,一样泥融正觉程22。
【注】
1、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空门”。在佛学上,本质上的“空”和现象上的“有”是统一的。“空门”在佛教中举足轻重,因以指称佛法。
2、引:古代的一种乐曲题材,乐府诗体之一,有序奏之意,如《思归引》《箜篌引》等。
3、岳麓寺:即“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鹿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碧虚山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4、四十年前:作者1946年在湖南大学就学时曾游岳麓寺。
5、无垢上人:作者第一次游岳麓山时的岳麓寺住持。上人: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
6、迷茫若失:犹“茫然若失”,形容心中茫茫然然,像失去了什么。
7、度入空门: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8、新葺:刚刚修缮过。
9、俯仰之间: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0、一切有为法俱成梦幻泡影: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地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地快速变化,这两句化用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化非真分》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佛学术语,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之法。梦幻泡影: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11、感极:极度感慨。
12、作是引:写了这首诗。
13、“欲上”两句:我想登上高楼的心情无法抑制,在法坛中座位的次序我依旧记得清清楚楚。这两句回忆遇无垢上人开示后想研修佛法的激动心情。不胜:经不起,不能承受,不能忍受,《管子·入国》:“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尹知章注:“胜,堪也。谓不堪自养,故为累。”法坛:佛教中指阐扬佛法的地方。席次:坐位的排列顺序,《孔子家语·问玉》:“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王肃注:“乱于席上之次第。”分明:明确,清楚,《韩非子·守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14、“忽思”两句:忽然感到自己重任在肩,而且道路还很遥远,于是驱马加鞭加紧赶路。这两句意谓作者从此以弘扬佛法为己任。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着先鞭:先一步驱马加鞭,意谓奋发向前,化用典故“先吾著鞭”,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刘琨與与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趱程:赶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
15、“人间”两句:在人间只有这件事最让我动情,我不用多说而心意已被你洞悉。这两句表达作者对无垢上人对自己的理解而感动。牵情:触动感情,动情,唐·元稹《莺莺传》:“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
16、“眼底”两句:我眼中有恒河,手中有慧剑,就这样让这个念头决定了自己将来的道路。这两句以恒河和慧剑喻佛理,表达这次谈话对自己的长远影响。眼底:眼中,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严稜。”恒河:意为“从天堂来”,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人眼中的圣河;佛陀为便于说法,也经常用人们熟知的恒河来作喻,其中最著名的是“恒河沙数”。剑:指慧剑,佛教用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
17、“暗界”两句:佛法就像至暗世界的一粒光辉灿烂的明珠,初看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而只有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才能看清其价值。暗界:黑暗无光的世界,指和无漏世界相对的有漏世界,也就佛家所指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近情:合乎人情,清·朱伯韩《续苏明允谏论》:“赏罚莫若近情,近情则可行。”绝处:死路,最危险的时候,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始:才。分明:清楚,《韩非子·守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18、“乍来”两句:初来时对现实世界的迷茫若失,并不一定就是一种损失,无牵无挂更适合走向更远的未来。乍来:刚刚来到。若失:即小序中“迷茫若失”。失非失:对现实世界的迷茫甚或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一定就是一种损失,甚至是一种境界提升的机缘。无牵:无所牵挂。合:适合。
19、“胎铸”两句:从娘胎中就铸就了此生此世的痴狂,而这种痴狂莫非就感动了神明。痴狂:癫狂,《淮南子·俶真训》:“夫人之受于天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此处指纵情任性。遮莫:莫非,或许,清·黄景仁《念奴娇·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归里》词:“遮莫九龙山下月,今夜是君行处?”动:触动,感动。神明:神的总称,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
20、“因缘”两句:所以今天有这样的机缘重新联续过去的香火,且看我今后一定把散播佛学智慧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因缘:缘分,机缘,佛教指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四十二章经》卷十三:“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按,《翻译名义集·释十二支》:“前缘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香火:香烛,香和灯火,引申指供奉神佛之事,唐·白居易《五月斋戒先以长句呈谢》:“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此处指信奉佛法,共结香火之缘。播:散播,散布,传扬。智珠:智慧圆妙,明达事理,唐·张祜《题赠志凝上人》诗:“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21、“未必”两句:未必只有大动干戈才是战斗,在不动武的时候战阵依旧分明。这两句意谓不仅仅是大动干戈时,其实人生处处都是战场。干戈:矛和盾,此处指大动干戈,使用武力。
22、“千般”两句:千般罪孽都是证得菩提的种子,一样可以融化通往真正觉悟的道路上坚冰。罪孽:佛教用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恶行,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当不得因缘少,罪孽深,轮回重,生来若是红颜种,不须更作风流梦。”菩提种:证得菩提的种子。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泥融:即“泥融觉”,泥滑而跌,忽得顿悟,宋·陶谷《清异录·泥融觉》:“比丘无染游庐山,春雨路滑,忽仆石上,由是洞见本原,士大夫称为‘泥融觉’。”正觉:佛教用语,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
相关文章: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迎来行动方案04-22
普京呼吁乌方响应和平倡议 称将分析民用设施停火提议04-22
诺科热水器售后服务维修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2
驰球保险柜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西门子指纹锁售后维修号码-人工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1
兰柏璐保险柜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