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专利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这是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基因种质资源:
基因种质资源也是生物育种专利的重要领域之一。
分子设计育种:
尽管分子设计育种兴起较晚,但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正在逐步增加。
基因编辑育种:
在新兴基因编辑育种领域也有部分专利申请。
生物制药:
例如,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双特异性抗体K333的发明专利。
工业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2015》指出,中国发明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大量的工业生物技术发明专利。
生物医药:
例如,康方生物的抗CTLA4-抗PD-1双功能抗体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生物农业:
例如,云舟生物在腺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并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这些专利不仅涵盖了生物育种技术本身,还包括相关的制药、生物农业等多个应用领域。建议国内申请人加强国际化布局,并加快已有专利的技术转移转化进程。
相关文章:
中国版的诺和诺德,剑指司美格鲁肽,信达生物想做中国药王04-11
国能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申请基于人工智能的GPS信号管理专利,提高了定位精度04-10
同和药业单日跌超17% 新专利聚焦抗病毒药物中间体04-07
重庆新颜达机电取得一种永磁电机磁瓦的定位工装专利,大幅度减小了磁瓦安装难度04-07
东莞海益机械配件取得一种气门阀连接器专利,能提高维护效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