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紧缩(Debt Deflation)是指 债务和经济下行联合导致通货紧缩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33年提出,用以解释大萧条的原因。
债务紧缩的核心机制是,当经济主体过度负债时,可能会导致以下一系列连锁反应:
债务清偿:
为了偿还债务,债务人可能出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通货紧缩:
资产价格下跌会引发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即通货紧缩。
债务实际价值上升:
在通货紧缩环境下,货币购买力上升,但债务的名义价值保持不变,导致债务的实际价值上升。
违约和资产出售:
债务的实际价值上升使得债务人更难以偿还债务,从而导致更多的违约和进一步的资产出售。
经济衰退:
上述过程会导致经济活动减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债务紧缩理论认为,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相互作用、相互增强,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严重的萧条。这一理论为理解经济周期中的大萧条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建议在实际经济分析中,应密切关注债务水平和物价变化,以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经济风险。
相关文章:
广西举办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大会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08-25
【大小快评第1123期】给互联网平台价格套上“紧箍咒”,套得好!08-24
桐柏县法院:还款时未明确偿还哪笔借款,清偿顺序该如何确定?08-11
宁夏盐池: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生命线”08-08
宝可梦卡牌点燃亿元市场:“谷子经济”下的情感角力场07-24
日本酷暑催热“室内避暑经济”07-24
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07-21